遇见·江东村
——2024年9月钟国喜拍摄日志
江东村位于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此行拍摄我们得到了兴安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拍摄江东村之前先与兴安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对接相关事宜。
下高速进入兴安县城,一座巨大的秦始皇指挥开凿灵渠的雕像映入眼帘。雕塑气势恢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车继续前行,不远处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秦始皇人物雕塑:高大威武,手指远方,霸气十足。这座因灵渠而兴的城市处处体现了千年古城的韵味。
因为得到兴安县民政局领导的支持,很顺利就确定了拍摄内容和时间。县城距离江东村约30公里,所以我们摄制组决定住在高尚镇,这样我们就能随时随地在江东村拍摄。到达小镇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小镇很安静。还没有吃饭的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一家营业的餐馆,价格很实惠份量也很足。在高尚镇的第一天就这样匆匆而过,江东村离我们住处仅有1公里了。
今天是9月3日。早上起来,看到对面大山上的风车在悠闲转着圈圈。风和日丽的天气正是拍摄的好时候,今天在江东村抗日烈士蒋盛祜的墓前举行兴安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的活动,我们早早就来到了活动地点。9点30分,活动正式开始,现场有小学生、社会代表、退伍军人等。奏国歌,向先烈致敬献花,整场活动庄严肃穆。活动之后我们认真地拍摄了蒋盛祜烈士的陵墓,墓碑上刻印着烈士作为空军英勇抗击日寇并击落敌军战机最后壮烈牺牲的事迹。拍摄结束,我心生激荡,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正是一辈辈先烈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今日的国泰民安。
从江东村的航拍图上能够看出,江东村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村右边是湘江,村前是大宜山,村的左侧腹地是肥沃的农田。正是江东村的优越地理位置原因,千年来经历了那么多战火纷飞的时代,江东村都是保存得完好无损。好像是战火忘记了这片土地或者是不忍把战火烧到这座美丽的村庄。
江东村现存大量的古民居,村中最大的蒋氏祠堂更是村中古建筑的代表之作。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满窗,有岭南建筑的灵动又有徽派建筑的韵味,十分气派威严。走进蒋氏祠堂里面看到的是蒋氏家族在江东村繁衍生息的清晰脉络,蒋氏家族的兴盛篇章江东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东村村头村尾各放置了一颗巨型的村牌石,村牌石上刻的是“江东村,唐开元古村”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把江东村千年的历史展露无遗。走过千年,江东村风景依旧,可能是舍不得这美好的山水,很多名人死后都选择葬在江东村周边。北宋名臣唐介墓便在江东村内的大宜山中,在唐介墓旁边的石壁上还留着北宋时期的刻文。
历史悠久的不仅是人物事迹,湘江在江东村的水利工程什么时候建成也已经很难考究了,湘江水坝让江东村世世代代都能够得到湘江的滋养。湘江中的石跳桥依然矗立在湍急的水流中。当然,石跳桥现在更多的是象征的作用,象征着江东的历史过往。
江东村的大哥大姐都很热情,得知我们摄制组到江东村拍摄取景。很多人都给我们推荐了当地的民俗和美食。在江东村第三天拍摄结束的时候被村里几个大哥邀请到家里吃晚饭,晚饭有两道菜,一只鸭子和一盘河鱼。大哥和我说这些食材均来自湘江,我吃着菜肴,确实有感到一种沁润的香甜。正当我埋头认真享受美食的时候,大哥大姐们开始围坐一起,一个大哥亮起了歌嗓,然后大家跟着一起唱。我感到好奇,然后迅速用摄像机记录了这画面,后来一大哥和我说这是江东村这边的贺郎歌,这是一种民俗,特意表演一下给我们摄制组看。真的是一群可爱的人。
除了贺郎歌江东村还有精彩的彩调。到了晚上,村里祠堂前,彩调的声音响起,村民都来到祠堂前观看,精彩的表演常常让他们的掌声停不下来。几天的拍摄时间是短暂的,不过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内容:古建、民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以及好吃的印字粑粑等,美丽朴素的江东村给我们很多感动,虽然江东村的拍摄已经结束,但是脑海常常浮现江东村的场景。